“恒丰纺织党旗红——123工程” 助力恒丰集团十年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19-12-19 09:15:00          

企业发展,党建引领。2008年,德州恒丰集团核心发起单位德州恒丰纺织有限公司由国有企业改制为民营企业,当时企业规模为纱锭7.5万,员工2000余名,负债率160%,濒于破产。经过十年艰苦奋斗,成立了集团公司,整合优势,创新驱动,研发引领,带动了新型纺织的升级,推进了利益相关方多方共赢、和谐发展的稳步前行。目前,德州恒丰集团总规模为320万纱锭、2000台喷气织机、1030万套针织服装和羊绒衫的生产能力,实现了42倍的增长,2018年已跻身全国棉纺织行业主营业务收入排名第9位,竞争力排名第5位。恒丰集团的发展吸引了纺织行业和社会的关注,被命名为“恒丰速度”、“恒丰模式”、“恒丰文化”。是什么力量推动恒丰如此快速的发展?集团党委总结为党建引领,文化聚心,人才聚智,“恒丰纺织党旗红——123工程”党建工作无疑是其中的一个重要领导力!

德州恒丰集团是以新型纤维纱线、面料研发、高档服装、民族服饰、羊绒精纺纱线生产为主,集纺织原料贸易、印染加工、仓储、物流为一体的现代化大型企业集团,企业遍布山东、宁夏、新疆、四川、云南、广西七省份,有41家理事单位、51家企业。德州恒丰集团党委建有党委4个、直属党总支5个、党支部47个,共有党员697人。十年的艰难创业征程,德州恒丰集团找到了快速发展的方向和使命,那就是现代企业制度建设要与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相融合,要与坚持党的领导相融合。在这两个融合的指导下,德州恒丰集团党委从党建工作制度体系建设着手,加强顶层设计,形成了强党建、促发展的长效机制。2009年7月,集团党委总结提出了“恒丰纺织党旗红——123工程”党建工作主题活动方案,在集团上下形成了以党建塑灵魂、促发展,以发展提素质、增党性的良好互动局面,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管理人员带领212000名员工战胜一个又一个不可战胜的困难,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为我国纺织产业的升级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一、“恒丰纺织党旗红——123工程”党建主题活动的指导思想

“恒丰纺织党旗红——123工程”主题活动方案的指导思想是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树立一面旗帜,发挥两个作用,做好三个结合,全面践行《十二种意识》,提升党员和管理者的凝聚力、战斗力和领导力,把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德州恒丰集团和谐发展优势,为实现独树一帜的精品纺织企业而努力奋斗。

“一面旗帜”是指每名党员牢记党员身份,时刻要做一面旗帜,事事在前,时时领先,模范带头。“两个作用”就是要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一是充分发挥党组织在员工群众中的政治核心作用,二是充分发挥党组织在企业发展中的政治引领作用。“三个结合”是履行好企业的社会责任,一是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相结合,积极推进产品创新、技术创新、模式创新;二是党建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相结合,强化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不拘一格培养后备人才,构建恒丰“仁和”文化,打造集团核心竞争力;三是党建工作与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相结合,倡导良好风尚,热心公益,履行社会责任,关心弱势群体,为构建社会和谐做出努力。

二、一个党员一面旗,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在恒丰的快速发展中,在一个又一个企业创业的工地上、车间里,每个党员都是一面旗帜。怎么发挥一面旗帜的作用?首先是政治觉悟高,要坚定政治理想信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敢于向身边的员工亮出追求和信仰。第二是要时时领先,党员要能够成为团队的方向,尤其在遇到急难险重任务的时候,党员就是集结号,就是方向指引,就是主心骨。第三,要事事在前,党员是团队的标杆,是团队的模范,更是各岗位的业务骨干和辅导老师。在恒丰集团流传这样一句话:旗帜插到哪里,胜利就在那里。

为了让党员形象更鲜明,集团党委设置了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联系点制度)、党员承诺制度、党员网格化联系群众制度、民主测评与谈话制度、评先树优活动、培育选拔优秀管理者制度。2013年,德州恒丰集团开始走出德州到外省投资办厂,至今已先后在宁夏、新疆、云南、四川、广西六个省、自治区投资建厂22家。针对多地投资、厂域分散、人员管理复杂的实际状况,集团党委对新建企业推行党组织和行政管理层“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的工作模式,即在规划企业建设之时,同步规划党的组织建设,在选配生产经营负责人之时,同步考虑党组织负责人人选,并让大多数企业的一把手党员兼任党组织负责人。正是这些制度的推动和理念宣传,恒丰才做到了企业发展到哪里,“恒丰速度”就扎根在那里。

集团目前有党员697人,庞大的管理团队如何保持高效协同?怎样实现优势互补?怎样实现管理人员的绝对成长。首先是统一目标、统一方向。集团的战略规划、长期目标通过多种方式与各级管理人员进行沟通,达成共识,并列入个人战略目标,实现企业目标与个人目标的高度统一。其次,坚定信念,规范行为。集团定期开展管理人员思想信念教育,强化纪律意识,开展党员和管理人员《十二种意识》、《十项守则》、“四个勿忘、四个禁忌”、“十项守则”等思想信念教育,提升了中高层管理人员自我约束意识和能力。第三,强化纪律监督,不让一人掉队。集团人力资源部建立了管理人员民主测评制度,每个季度都对中高层管理人员和各公司领导班子进行民主测评。通过管理人员的素质提升,有力保障了德州恒丰集团所有工作都能够在“人”这个高素质基础上创造价值,并实现价值的传递。

一名党员一面旗,从执行力上来说也是如此。目前,集团成功建立了独具恒丰特色的实效管理模式,其中的核心是恒丰价值质询体系。质询体系包括第三方监督制度、月度质询会、《周计划周结果》制度、YCYA制度、改善点制度等等,凡是工作结果都用价值说话,凡是执行都以流程规范为本,从而形成了整个团队的高效运营。

为了规范和推进实效管理模式的深化发展,集团还定期组织团队执行力训练,并编辑了企业《执行文化手册》,强化理念的疏导,转变观念,创造性执行。一系列活动的开展,大大提高了工作效能,密切了各岗位之间的协同、补位,一举改掉了过去推诿、扯皮、迁责的不良工作风气,形成了德州恒丰集团“靠原则做事,用结果说话”的团队执行文化。

三、充分发挥党组织的两个作用,为集团发展保驾护航。

恒丰集团艰难而有成就的发展历程中,始终坚持发挥各级党组织在员工群众中的政治核心作用和在企业发展中的政治引领作用。尤其是恒丰在退城入园搬迁过程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挫折和艰难,各级党组织组织全体党员、骨干带领全体员工凝心聚力谋发展,迅速投入到企业的建设发展中。

2008年,德州恒丰纺织有限公司面临破产困境,负债率160%,2000多名员工即将饭碗不保。当时的总经理苏建军与党委班子成员探讨企业的出路和希望,大家形成一致决议:不论多么困难,也要继续发展,不能让企业垮掉,不能让2000多个兄弟姐妹丢掉饭碗。在这种理念的感召下,大家看到了领导班子的担当与作为,心中燃起了希望之光。陵县恒丰纺织品有限公司在这样的情况下应运而生。新建企业需要钱,公司班子成员和骨干员工带头向亲朋好友借钱、抵押房产,筹集资金支持新公司建设。陵县恒丰纺织品有限公司是寄托了全厂员工希望的新企业,总经理罗东义带领公司党委班子一头扎进盐碱地,没白天没黑夜地干,一边建设、一边安装、一边投产,厂房刚建起来就开始办公,屋子里返潮阴湿办公桌,墙上起碱半米高,这都没有阻挡住大家的拼搏精神和发展热情,“恒丰人”传为佳话,“恒丰速度”传为佳话。

从2008年建立陵县恒丰纺织品有限公司开始,德州恒丰集团迈上了快速发展之路,一个个项目上马,一间间厂房竖立起来,500多个兄弟姐妹被派驻到四面八方,在41个理事单位上成为企业发展的旗帜、生产建设的旗帜,在企业发展中发挥了巨大的引领作用。

宁夏、四川、新疆、云南……恒丰人发展的步伐异常坚定,鲜艳的红旗在各个项目工地上猎猎飘扬。被派到各个理事单位的党员、管理人员始终担当了企业发展的推土机、领头雁、助燃剂,为企业发展发挥了巨大的贡献。

四、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夯实三个结合,提升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领导力。

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相结合,就是要发挥党组织创新引领作用,推进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产品创新一直是德州恒丰集团的核心竞争力。目前集团拥有百余项新产品通过省级新产品鉴定,其中5项新产品填补国际空白;3项获得国际领先水平;63项新产品填补国内空白;47项新产品、新技术成功申请国家专利;5项新产品被列入国家级重点新产品试产计划;7项新产品获山东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5项新产品获山东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德州恒丰集团是中国新型纤维纱线研发、创新、生产的领军企业。德州恒丰集团被列入山东省制造业创新中心培育名单,集团建立了标准化产品研发体系,拥有山东省新型纱线及面料创新中心,山东省恒丰植物染工业化生产技术研究院,省级院士工作站,多家省、市级企业技术中心,五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一家主导新技术、新材料全产业链应用孵化的公司等。全体系新产品研发引领,生产技术支持,德州恒丰集团拥有科学系统的创新研发机制,项目定位高,研发试产速度快,产品种类丰富,结果评价科学,市场化程度高,新产品研发在行业中始终处于领先地位。

2015年,在德州恒丰集团党委的指导下,集团建立了科协组织,并在理事单位建立了14个科协分会,吸收了637名科技工作者入会。自建立以来,德州恒丰集团科协始终坚持服务于企业发展、服务于企业科技人员、服务于企业全员科技素质提高的宗旨,不断加强科协组织建设,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团结和组织全体企业科技工作者,为企业科技创新工作贡献力量。连续两年组织评选各类创新项目共计3606项,管理创新2044项,技术创新1520项,产品创新42项,评选出金奖6项、银奖12项、铜奖18项、入围奖38项,共奖励79200元。就产品研发、新技术、新工艺以及设备改造等申请实用新型专利达46项,实现了小创新大效益,企业的知识产权受到保护,经济效益得到提升。通过德州恒丰集团科协组织平台,一大批科技工作者脱颖而出,企业创新机制逐渐形成,受到上级党委政府的表扬。

第二个是与企业文化建设相结合,党建与文化不分家,以党建促文化方向正确,以文化促党建工作落地生根。德州恒丰集团注重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构建了以“恒丰仁和、仁和恒丰”为核心价值观的文化体系,把儒家文化的核心——“仁和”,作为恒丰生生不息的根,作为恒丰坚持不懈的魂,作为企业发展长久秉持的道。以“仁和”为核心价值观,靠“仁和”来实现利益相关方互利共赢、持续“恒丰”的状态,实现恒丰集团的美好愿景,成为独树一帜的精品纺织企业。

企业文化建设工作要求党员带头践行“仁和”的核心价值观,树立仁和梦,追求恒丰愿景,要求每一名党员成为恒丰文化的宣传员、引导员和形象代表。纺织行业是劳动密集型企业,用工多,新时期的农民工受教育程度高、自我意识强、自尊心强。针对这一特点,恒丰集团各级党组织强化人文关怀,尊重员工、关爱员工、即时激励,科学开展心理疏导,善于沟通,建设团队,营造“快乐工作,幸福生活”的环境。当好导师,建好“学校”。树立典型形象,大力培育劳动模范,表彰先进典型,树立学习标杆。

在集团党委的关怀支持下,2009年成立了恒丰集团爱心基金会,这是德州恒丰集团建立的内部互助组织。基金会践行恒丰文化的“仁和”、“恒丰”核心价值理念,把集团党委的关爱和帮助、把员工互助关怀的爱心送到每位会员身边,在弘扬员工正气、关心员工生活、减轻员工医疗负担、帮助员工解决突发急难问题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深受广大员工的欢迎,也为增强公司凝聚力、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构建和谐企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最好的关爱就是陪伴成长。德州恒丰集团为人才培养成立了六大成长通道,即工人技师成长通道、内训师成长通道、管理人才成长通道、商学院复合型人才成长通道、技术人才成长通道、学历教育成长通道。六大通道的设立,为每一名有志青年划定了成长路径,只要有梦想,就可以通过通道成长为了不起的恒丰人。目前,恒丰的高层管理人员已经增加到了170多名,中层人员达到了600名,在中高层管理人员中党员的比例超过了60%。十年来,通过各条通道成长起来的劳动模范有344人,工人技师2891人,内训师74名,学历教育毕业生200余人。同时,也在员工中树立了优秀的员工典范,如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王晓菲,党的十九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李强等,他们立足岗位,无私奉献,成为了全体员工自觉学习的楷模。

第三个结合是党建工作与履行社会责任相结合。“企业发展不忘社会责任”是集团一直以来理念。德州恒丰集团的理事单位不论在哪里发展,都会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反哺社会。德州恒丰集团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开展精准扶贫工作,在宁夏吴忠同利村建设了同利巾被厂,解决了当地400余人的就业,促进当地新农村的建设。还积极与当地政府建立联系,利用精准扶贫带动当地发展,将精准扶贫与企业生产经营做好有机结合,把企业建在了困难群众的家门口,为当地贫苦农户解决就业问题。2016年通过精准扶贫解决安置了劳动力2000余人,帮助近6000人脱贫(每家按3-4人计算),大大缓解了宁夏吴忠的就业压力,为群众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达到共赢的效果。在德州市陵城区政府的指导下,2016年6月,陵城区仁和纺织全资子公司德州市陵城区德鹏织造有限公司在德州市陵城区注册登记,公司地址位于陵城区宋家镇宋家街,目前企业已与13个社区310户716人结对扶贫。

捐资助学也是德州恒丰集团的传统做法。爱心基金会连续多年开展金秋助学活动,对家庭困难的员工子女进行资助。多个理事单位对社区学校、学子进行了捐助。据不完全统计,德州恒丰集团几年来共捐资助学300多万元,陵县恒丰纺织大股东还投资为当地儿童建设了省级标准化小学。

五、不忘初心强使命,党建工作机制强保障。

2017年6月,恒丰集团三年规划发布,在新的战略指导下,集团固本培优,增强壮大,以实现由大企到强企的转变为总目标,谋求规模增长、效益增加、体制创新、优势上市、管理升级、文化融合、品牌建设、商学培育、人才建设、员工福利十大目标。在新的目标引领下,各个党组织带领党员积极践行《十二种意识》,坚持“四个勿忘、四个禁忌”的思想,按照制度要求和机制标准开展生产经营工作。在恒丰,只有敢于牺牲自我、勇于承担责任的人才可以做管理者。全体管理者和党员都要做恒丰文化的第一推动者,要身体力行恒丰文化的核心价值理念,用党员的信仰和品格影响和培育出恒丰集团独树一帜的优秀团队。

“四个勿忘、四个禁忌”是高压线,是每一名党员和管理人员严禁触犯的。《德州恒丰集团党员勤政廉洁守则》是红线,要求所有党员、管理人员自觉接受监督,严格自律,不断提升自我管理的能力,努力让自己成为一名“客户尊重、领导放心、员工信赖”的优秀管理者。通过廉政勤政建设,全力打造坚强有力、团结严谨、务实高效、无私奉献的恒丰管理团队,带领全体员工为把恒丰集团建设得更加美好而贡献全部的智慧和力量。

务虚工作务实做,党建制度建设是党建工作顺利开展的坚实保障。德州恒丰集团制定了规范的党建工作制度,使各项党建工作有章可循,做事有流程,检验有标准,考核有依据,评价看价值。党建工作制度体系包括党的代表大会制度,集团理事会民主集中决策制度,每季度的形势任务报告会制度,党组织建设制度,三会一课制度,党员活动日制度,周计划、月质询制度,年度聘任干部制度,民主评测督导、谈话制度,宣传制度,建立报纸、网站、公众号、期刊宣传平台等,全方位、多系统地推进党建工作的深入扎实开展,切实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六、恒丰纺织党旗红123工程的总结反思

在“恒丰纺织党旗红——123工程”推进过程中,我们有三点深刻体会:首先是德州恒丰集团的改革发展史始终坚持党建领先,党建工作在企业团结思想,改革创新、协同发展、生产经营中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二是把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文化和恒丰企业发展融合,把党的优良传统,好的经验跟我们企业的发展相融合,真正把党建工作落到实处,保障企业发展不偏离轨道,对企业的管理工作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三是“恒丰纺织党旗红——123工程”对纯洁企业干部队伍、净化党员和管理人员心灵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党建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和人才培养工作做了很好地结合,对企业凝聚力的打造、企业文化的提升和人才队伍的成长具有重要的指引作用。

企业发展不断面临新的形式和任务,“恒丰纺织党旗红——123工程”也将随着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课题进行内容的调整和丰富,以党建工作为主线,抓好团队建设、抓好生产工作,为社会创造财富,为员工谋取福利,为纺织强国梦做出贡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