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探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有效传播

——“书香·航空”昌飞夜读《习近平用典》“微传播”思考与实践

发布时间:2019-12-24 10:14:00           来源:航空工业昌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航空工业昌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昌飞”)隶属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是我国直升机科研生产基地和航空工业骨干企业,具备研制和批量生产多品种、多系列、多型号直升机和航空零部件生产的能力。一直以来,昌飞高度重视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组织学习,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通过宣传引导,利用微传播平台创新学习方式,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企业党员干部职工中入脑入心入行,真正做到学懂弄通做实。


一、 实施背景

1.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意义重大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我们党治国理政思想

和理论的重大开拓,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能够为我们准确把握新的历史方位、适应新的发展要求、完成新的历史使命、取得新的伟大胜利提供科学指南,能够为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指明方向,能够为应对新时代发展面临的风险挑战找到科学的方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迫切要求我们比过去任何时候

都要有坚定的理论自觉和充分的思想准备。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全党全国的首要政治任务。当前,我国正处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必须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各项事业发展。

2.《习近平用典》是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读本

2015年2月,从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文章、谈话中引用的古代典籍和经典名句为切入点的《习近平用典》一书发行,到2017年12月该书已进行了第52次印刷;2018年4月,《习近平用典》第二辑又出版发行,上至党员干部下到普通百姓,都对该书赞誉有佳。《习近平用典》一书,对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引用典故的现实意义进行解读,对典故的背景义理进行解释,以帮助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准确理解习近平总书记的思想精髓,是一部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读本。

3.新时期企业微信传播移动端阅读是企业人重要的学习阵地

2019年2月28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43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为8.29亿,其中手机网民占比达98.6%,利用手机进行移动阅读已成为广大民众,特别是很多干部群众、年轻人的第一信息源。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众多企业都通过互联网建立了自己的微信平台,利用微信自媒体为媒介进行信息传播,成为企业人获取资讯的主要渠道,企业员工、行业伙伴都成为了各自企业官方微信的粉丝。这种以微信作为媒体的“微传播”方式成为各企业信息传播的主渠道,也为我们学习传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供了更好的平台和阵地。

二、 基本做法

1.在价值引领中确定主题,实现传播有高度

价值引领是媒体的首要职责。昌飞微信平台以牢牢坚持习近平新

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教育宣传引导干部职工群众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将新思想的传播更贴地气的融入到企业微信传播上。

为营造“大学习”氛围,昌飞利用《昌飞》报、昌飞有线电视台、《昌飞企业文化》杂志、OA办公网等传播平台刊发学习内容、体会文章的同时,把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读本《习近平用典》从线下阅读搬到了线上企业官方微信平台,策划在“书香·航空”昌飞夜读中设立《习近平用典》栏目(注:“书香·航空”是航空工业为打造先进文化力,旨在引导全体航空人多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一项文化建设工作品牌)。目的是通过满足广大干部职工移动端阅读习惯的同时,学习追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源头活水,在古为今用的创造性转化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助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在企业落地生根。

两年来,昌飞通过微信平台开办《习近平用典》栏目,做到“三个常态”,即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长期的学习内容,常态化开展;把“书香·航空”昌飞夜读《习近平用典》栏目打造为精品力作,常态化引领学习风尚;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收获,常态化快乐学习。2018年1月27日,“航空工业昌飞”微信号“书香·航空”昌飞夜读《习近平用典》栏目第一期推出,立刻得到公司全员的喜爱和认可,广大党员干部职工一起聆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中国声音”,在阅读古代典籍、经典名句中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激荡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在基层一线领悟践行,努力做好新时代的答卷人。

2.在守正创新中统筹策划,实现传播有温度

为贴近企业及企业职工高标准打造“书香·航空”昌飞夜读《习近平用典》栏目,在第一辑、第二辑共283条典故的选取上,注重与治企、企业党建、党员干部立德修身笃行等密切相关的内容,突出企业党员干部能够在工作实践中运用的理论思想,让学以致用。

确定了好的主题内容,是否能起到好的学习效果取决于学习形式。如何让干部职工爱看、爱读,并学有所获,昌飞在守正创新中精心打造《习近平用典》栏目。具体做法是:首先,确定领学人,让各类人员都有出彩的自豪。2018年,创办《习近平用典》栏目的第一年,由公司中层领导干部担任领学人,带头学习,以上带下,营造浓厚的学习风气;2019年创办《习近平用典》栏目的第二年,由公司基层党支部组织委员、纪检委员、班组党员代表担任领学人,体现学习全员化。第二,固定播出时间和内容,做学习传播的有心人。每周六的晚上推出《习近平用典》栏目,目的是让职工在休息时间轻松的学习;同时,每期内容会与当月或当周的重要事件紧密联系,旨在让学习内容密切联系实际。如,5月份适逢五一劳动节、五四青年节,就会播出《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学如弓弩,才如箭镞》等习近平总书记在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的原典及释义。第三,创造丰富的表现视听,激发学习者的兴趣。美编设计突出文化自信,从开篇语的文字提炼、到体现传统文化气息的水墨画映衬原典内容、古黄色铺底全篇解读和释义,及阅读中配有与文字内容协调的背景音乐等,体现新媒体特点;把领学人的领学声音、形象照片、文字内容、典籍图片精彩展现,文、图、声、乐融为一体,每期时长不超过6分钟,学习成为了一种愉悦的体验和享受。

手指轻轻一点,随时随地浏览收听。《习近平用典》这种“微”传播形式的推出,让党员干部职工利用空闲时间点滴中学习,聚沙成塔,助推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全覆盖”。

公司团委书记黄志波临睡前多了“一剂安神贴”。他说:“我是每期临睡前必听的,在同事熟悉的声音中很亲切地学习到习总书记劝学、敬民、为政等方面的思想,很受益。”

公司试飞站党支部组织委员陈建国上班工间休息时多了“一碗滋养汤”。他说:“工休时,看上一小段我们自己微信平台上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典籍,让喜欢传统文化的我感觉经典就在身边、触手可及,同时,习总书记的思想注入脑海,顿生欢喜。”

公司小部件厂技术员刘恩洋上下班的路上多了“一道风景”。他说:“上下班的路上,戴上耳机,听上一段,愉快的就到家了。”

公司工程技术部校验工崔志萍业余时间多了“一个爱好”。她说:“听这个栏目已成为我闲瑕时间喜欢做的一件事,期待每期的更新。”

3.在学习推广中快乐践行,实现传播有厚度

“书香·航空”昌飞夜读《习近平用典》栏目,在昌飞微信平台播出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身边人熟悉的声音领学、传统文化经典用企业人接地气的语言阐述,使理论学习变的有温度、有热度、有广度,公司党员干部职工在“微”传播中启迪心智。

昌飞财务部党支部书记董希杰接到领学《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的安排后,自己一字一句反复学习的同时,为了准确地展现出最好的效果,他说:在家里让爱人当听众,一遍遍朗读领学,十几遍下来直到爱人满意,才到宣传部门来录音。这一过程让董希杰对“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的原典意思和习总书记要求做人做事要力戒浮躁的思想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微信平台播出这一期内容后,董希杰高兴地说:“不仅对习总书记用典里蕴含的思想更加敬畏,而且还感觉自己的朗读也不错,重拾起对朗读的热爱。”数控厂纪检委员、班组党员代表曾珍凌担任领学人后说:“很幸运能够参加这么有意义的领学活动,既长知识,又得到了锻炼,受益匪浅。”

为了把《习近平用典》领学好,每一位领学人都认真准备学习内容,对原典和释义每一个词每一句话都反复学习,从读音到断句,从语速到语气,从字面到思想,反复的学习中每一位领学人都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了更深层的体会。一年多来,50多名领学人在领学的过程中获得感满满。经过400余天的制作播出,党员领导干部跨界做起领学人,成为企业“网红”。昌飞党员干部职工纷纷在《习近平用典》栏目微信平台上留言,表达自己的所学所感所悟。

“领导干部唯有自己内心中正、充满正气,下属才会敬畏你、拥护你,才会以你为榜样,最终上行下效。”这是昌飞交付验收总厂党总支书记艾友庆收听收看《习近平用典》之“政者,正也。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篇章后的留言。像这样学习后的有感而发在平台上的留言区有很多,如动力厂主任付能:“先正己,再正人”;大梁厂支部书记方新人:“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我们像文中所说‘由已推人’,昌飞员工价值观‘不伤人、不烦人、服务人’还会不根植于心吗”;总装厂支部书记程会祥:“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检验员陈加盛:“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相反我们现在有这么好的条件,发展起来更容易些,年轻人拼搏起来,为航空事业努力”;……一条条留言,留下的不仅是感悟,更是基层干部职工在岗位上践行的实际行动。

“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公司党委以实际行动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构建“党委把舵领航、支部筑强堡垒、党员争当先锋、职工团结一心”的党建工作新格局,团结带领广大职工坚定“航空报国”初心、笃行“航空强国”使命,为建设新时代航空强国而努力奋斗。

三、 取得的成效

1.《习近平用典》“微传播”使学习由枯燥变得有“意思”。

党员领导干部及普通职工群众在微信平台上展示自己,使理论学习不仅可以看、可以听,还可以读出来播出去、可以赞、可以留言互动,在学习的过程中带来了快乐的获得感。通过策划设计文、图、声、乐融为一体的表现形式,在内容的呈现上突出思想内涵、文化经典、稳重美观,学习变得更愉悦。学习热情高。

2.《习近平用典》“微传播”使学习由浅显变得深入。

党员领导干部亲自领学并对外传播自己的形象,使得党员干部反复阅看反复读诵学习内容,温故知新,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解掌握的更加深入。学习效果好。

3.《习近平用典》“微传播”使学习由独学变成众学。

通过微信平台个性化的信息传播和精准化的受众群体,领学人把党的思想和文化经典,赏心悦目的带给身边的家人、单位的同事、朋友圈里的朋友,大家在平台收听收看、留言感悟,有的还转发分享,一个人学带动身边人一起学。学习传播广。

4. 《习近平用典》“微传播”使学习由敏思转为笃行。

党员领导干部把学习到的一个个“宝典”运用到实际工作中,谋划工作及解决工作现场问题的方法多了、思路更宽了;有的支部书记在作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时,也不那么难了,职工更容易接受。学习有实效。

四、启示

1.企业新媒体平台的政治站位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是企业的责任担当。

学习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一项政治任务。这项任务不仅是党报党刊等媒体的社会责任,也是企业新闻宣传工作者光荣的使命。企业新闻宣传舆论工作必须突出把讲政治放在首位,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在思想上行动上自觉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把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融入日常宣传工作之中,要在提升政治站位上强化职责使命、担当作为,确保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

2.党的创新理论不是高高在上,借助“微传播”能够有效“飞入寻常百姓家”。

企业的新闻平台要紧扣时代脉搏、引领时代风气,宣传党的主张、推动实际工作,把来自党的声音转化为有影响力的节目,以企业人当主角、形式鲜活的节目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充分利用好集自我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为特点的全媒体时代的“微传播”方式,更有效地传播党的创新理论。

3.守正创新是激发阅读兴趣和产生效果的驱动力。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也是推动新时代全媒体发展的必需手段。央企内部办报办刊做好传统媒体的同时,要加强传播渠道建设和方式方法创新,在守正创新中做好融媒体建设工作;要积极发展各种互动式、体验式传播服务,推动党的声音直接进入企业干部职工的手机终端,吸引党员干部职工乐于浏览。

4.推广“微传播”是全媒体时代企业开展宣传思想工作的有效手段。

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和大众在手机上进行浏览阅读的习惯养成,企业人做好宣传思想工作必须要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切实满足广大员工的移动端悦读需求。这种移动需求不仅是接受,更是再传播,企业员工能够在接受信息的同时再自主加入传播。要充分利用好移动端接受与移动端传播“人人都是传播者”这个重要驱动力,通过创新思路,拓宽宣传思想工作手段,唱响主旋律、汇聚正能量、打好主动仗,有效地拓展和占领舆论主阵地。


课题组组长:胡世伟

课题组成员:崔连军  张胜  余建华  张翼  邱国强 刘圣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