雒树刚:示范区应率先建成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发布时间:2015-08-31 13:46:00           来源:中国文化报

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战略部署,扎实推进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8月27日、28日,文化部在京举行第三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城市市长研讨班。文化部部长雒树刚出席8月27日举行的研讨班开班式并讲话,文化部副部长杨志今主持开班式。

雒树刚说,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一项战略性工作,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基础工程,承担着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任务。近年来,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重要突破,政策法规和财政保障水平明显提高,设施网络初步建立,基层资源不断丰富,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

当前,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从过去的注重搭框架、建网络,进入整体推进、科学发展、全面提升的新阶段。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要求,对新时期公共文化工作目标作了全新定位。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就是要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符合文化发展规律、符合中国发展阶段特点的公共文化服务管理体制、保障机制、运行机制,为人民群众提供标准化、均等化的公共文化服务。同时也应看到,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整体发展相对滞后,体系不完善、发展不均衡、效能不高、活力不足等不可持续的问题仍然突出,改革发展的任务仍然相当繁重。

雒树刚要求,以中办、国办《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为遵循,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机制,全面落实党委政府的主导责任;要以贫困地区为突破口,促进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发展;要创新体制机制,激发公共文化服务活力;要加强效能建设,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雒树刚表示,开展示范区、示范项目创建工作目的是巩固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成果,集中解决一批突出矛盾和问题,形成典型经验,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探索路径、提供示范。从第一、二批示范区情况看,创建工作有效调动了各地党委政府的积极性,推动了地方文化事业费投入快速增长,促进了设施建设大幅度提速,解决了一批突出矛盾和问题,推出了许多创新性的制度成果,很好地发挥了示范作用。

雒树刚要求,切实履行政府的主体责任,建立完善的创建工作机制。切实将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纳入本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科学发展考核评价体系。要建立完善的工作机制,明确责任分工,加强统筹协调,通过部门联动和政策配套,保证创建规划落到实处。作为示范区,要在公共文化领域体现国家队水平,处于全国领先地位,率先建成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加强改革创新和制度设计,各创建城市要结合本地实际选择某一试点或其他前瞻性课题进行深入探索,开展制度设计,及时总结创建经验,形成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政策、做法和工作机制,为国家层面的制度设计提供经验,为同类地区提供借鉴,为实践提供指导。要加强与第一、二批示范区的交流,学习典型做法,提升创建工作水平。同时,要加强宣传,把新闻宣传与创建工作同步谋划、同步实施、同步总结,发挥示范作用。

第三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城市的4位市(区)长在会上作了交流发言。据介绍,北京市海淀区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作为区委、区政府重点工作来抓,为海淀建设首都城市功能核心区和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提供了强大动力、注入了新的活力。接下来,海淀区将着力打好供需对接、资源整合、科技支撑、特色文化和工作机制“五张牌”。安徽省铜陵市坚持党政主要领导挂帅,近3年累计投入近20亿元,新增公共文化设施面积11万平方米,接下来将完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服务供给、服务创新、社会参与和服务管理五大体系,全面提升建设水平。陕西省铜川市狠抓硬件、补齐短板,狠抓服务、高点起步,狠抓精品、打响品牌,狠抓保障、完善机制,建立强有力的工作协调推进机制,把创建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形成党委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区县分工负责、社会团体积极参与的工作机制。广东省佛山市从四个方面入手加快创建工作:保基本、全覆盖,确保全面达标;集中精力,解决难点和薄弱环节;创出特色,探索公共文化服务创新之路;加强保障,确保示范区创建工作落到实处。

文化部财务司副司长马秦临在开班式上宣读了第三批示范区创建城市名单。文化部公共文化司司长张永新作示范区创建工作说明。文化部有关司局负责人、第三批示范区创建城市的主管市长和第三批示范项目创建城市的文化局长参加研讨班。

相关文章